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来源:东饰资讯网

还让特别有感触的是她的《 两个人的电影》:
“母亲今春血压居高不下,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
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妈妈的所有病痛都可以得以缓解的良药就是孩子对她的细细关心与疼爱!
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说:“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母亲的话,让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
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妈妈,她对事物的理解那么到位,对女儿的写作是那么真诚的支持!迟子建是细腻的,她的那句“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让多少没了妈妈陪伴的孩子痛心啊!是的,我们每个人无论活到多大的年龄,只要失去了父母,我们都将变成孤儿!父母在,不远游,即使错过了再美的风景,也从不曾后悔!
其实,年轻的我们也都有犯错的时候,迟子建也不隐瞒自己的过失,她在《龙眼和伞》中也写到:
“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曾经的我们都是这样的任性,也都这样无意中伤害过这个世界上最我们的人的心。慢慢的,我们在妈妈的包容和一如既往的疼中长大了,直到有一天,自己也变成了她的角色,才知道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也曾在课堂上推荐我的学生听王筝的《对你说》,让他们知道有父母疼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