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去扫墓心得体会5篇

来源:东饰资讯网

很多人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而更加自信和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写好一篇心得体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去扫墓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去扫墓心得体会篇1

清明节,一个以悲伤和纪念命名的节日。

爷爷已死了五年了。在这五年里他一直与黄土为伴,爷爷,在那暗无天日的生活里,你快乐吗?你寂寞吗?

我还记得自己出丧使得悲伤。从此,我们便身处异地,阴阳相隔。而今,我已不是当年那个小丫头了,我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五年一晃而过,有一些东西在这五年里仿佛已被打磨光了,诸如对你的思念。我们已习惯在没有他的日子过活。

墓地紧紧地挨着公路。在那里可以清晰的听见汽车呼啸而过。周围是林立的杨树林,可怜的叶子咯在地面上哭泣,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烧纸,为死去的人送去黄泉上要花的“钱”。爷爷安眠在一块寂定的土地上,落叶盖满了我们的去路。我和大娘、叔叔跋涉而过,我们开始烧纸。我看到火纸像巨大的波斯菊宛然盛开,火苗吐着信子舔噬纸的边缘。然后渐变成灰白,如同我们支离破碎的记忆斑斑驳驳。大娘边烧边喃喃道:“爷,给你送钱了,别舍不得花。”

忽然料峭的春风吹来,我有些眩晕。尽管我和爷爷关系不是很好,当年我在小山般的坟冢前还是想哭.热闹总是在市区后才会珍惜,也总是在珍惜后才学会长大。

如果我死了,有没有人会在我的目前放上鲜花?

去扫墓心得体会篇2

清明扫墓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每年清明节,我都是会回家的,回家给妈妈/奶奶/爷爷及众祖先扫墓,更多的是抚慰游子的心灵。

现在我带着儿子给妈妈扫墓来了,站在妈妈的坟前,妈妈的教诲,妈妈的期盼,涌上心头,妈妈总教育我们兄妹几个,做人要诚恳,做事要勤快,生活要节俭,对人要大方,要发奋学习,考上大学,自己有出息,才是对瞧不起你的人最好的回应,要遵纪守法,要守住良心,这些教诲,自己做到了吗?记得有一次回家,和妈妈一起去种菜,妈妈挑着肥料走在前,我扛着锄头在后跟着,听到妈妈自言自语说:没看到孙子死都不瞑目,我想看到自己的孙子就是当时妈妈最大的期盼吧。我叫儿子给奶奶上香,也大声告诉妈妈,孙子来看你来了,保佑孙子健康成长,学业进步。也告诉儿子,奶奶是给爸爸生命的人,是最疼爱我们的,我想这就是清明节的血脉传承吧。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种融入血脉中的眷恋,只有站在妈妈的坟前才倍感强烈,也倍感亲情的珍贵,倍感对妈妈的愧疚,现在妈妈不在了,除了心底的感恩,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妈妈也什么都不需要了,唯有过好自己的人生,尽力实现妈妈的期盼,让妈妈在天也心有慰藉,如此而已。

看着以前气派墓地也被自然草木覆盖得无影无踪,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王公贵族,最后的归宿都是一坡黄土,清明就是提醒我们,人来何处,又将何去,人生一世,最后求的都是良心安宁,求得好死,因此清白做事,良心做人,人生再长不过短短百年,面对自然,面对天地,只不过是微小的尘土短暂地飘荡过,那人生中种种的不如意,又有啥可计较的,但求无愧于心罢了,世间终将忘记你的存在,只有你的德行会得以传承。

站在祖先的坟前,祭奠先人同时思考何为“光宗耀祖”、何为“愧对祖先”,不一定要建大功,不一定要立大业,更不一定要发大财,有机会时为国争光,机会没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帮助家族,帮助他人,创造自己的价值,只要做人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做事知敬畏,明理法,为家族,为国家尽了一份力量,就不会愧对祖先。

家族侄儿在外生意做得很大,清明团聚也提出要给奶奶的墓地风水重修,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为自己祖先修一个风光的墓地,更多的只是求一份心安,也是为自己在世人面前争得 一份面子,但我想,最安的心来自于长辈在世时的尽孝,更有实际意义的是在父母及祖父母在世时,尽自己能力,尽自己的良心,让父母获得尊严和满足,而不是在过世后的排场,再风光的墓地对往生的长辈来说,已经是毫无意义,另外我也和侄儿讲了,一个人只要是生前良善,他的灵魂早已经有了归宿,经几十年的光阴,也早已经转世投胎,人死,只是肉体的幻灭,人的灵魂及能量是会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到怎样转化罢了

清明,说是祭奠先人,倒不如说是在慰藉自已,安慰自己一颗愧疚的心,清明祭祖,是血脉传承,是警醒责任,是感恩,是思念,是教育,也是中华文化的延伸。

清明也让我们知敬畏,懂反省,促团结。敬畏生命的短暂,敬畏天地良知,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真我,不让功名利禄蒙蔽的心智,为家族的传承及是祖国社会的进步作出微薄贡献,反省自己是否达到父母祖先的期望,是否尽了心力,促进了家族团聚,也提醒整个家族要团结,民族要团结,才不会愧对祖先。

去扫墓心得体会篇3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我和爸爸、妈妈再次来到我们襄樊烈士陵园。

来到一个个的烈士的墓碑前,向烈士们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在这雄伟而高大的墓碑前我不禁想:这么多为国而战、挺身而出的热身男儿为了人民而失去了像金子一样宝贵的生命。

烈士们啊!你们为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而牺牲,在战场上,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亲人,虽然你们想起了,但是你们在战场的时候,把这份感情放到了一边,你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全国人民奋勇而战,你们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高贵。

我在这时候不禁想起: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谁换来的?是你们,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它。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将把你们的意志发扬光大,传遍天下。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是出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报答祖国呢?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为她发奋努力,为她增光,为她添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去扫墓心得体会篇4

伴着淅淅沥沥细雨,当我们踏入烈士陵园的台阶,才感到雨后的空气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气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点点的新绿,雨后的树林更加茂密,不时有顽皮的雨珠娃娃,摇着胖嘟嘟、圆溜溜的身子,咕噜咕噜地滚下来。

近了,近了,烈士陵园终于到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纪念碑。只见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题词:烈士忠魂,万古长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气万古存,英雄事迹励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则是各式浮雕。看着,想着,我似乎进入了这样一个场景:红军们面对凶恶残暴的敌人毫不退缩,挥舞着刀枪,向敌人进攻,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心惊胆寒。头一转,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场景:穷苦的人们再也受不了敌人的压迫,带上自家的棍棒,冲杀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和他们的感人事迹: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被俘而宁死不屈的红二0七团团长黄琬;惨遭杀害、身首异处的中共莆田特区委员、沿海游击队队长吴承斌;弹尽负伤被捕,高呼口号英勇就义的中共莆属特委委员、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陈天章;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福州西门外殉难的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黄孝敏、潘涛、余长钺;即将挥师北上抗日,却惨遭国民党顽固派暗杀的闽中工委书记、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政委刘突军……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想着,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先烈们说:“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争当薪火传人!”

去扫墓心得体会篇5

清明祭扫这一文化习俗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宋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对当时祭扫情景的描绘。自2008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更加丰富和扩大了清明节的精神内涵,清明祭扫更是在文化传统传承得到坚持。

不过,相较于传统时代清明时节祭祖而言,当前的清明祭扫增加了新的内容——纪念革命先烈,每逢清明节前,有关单位均会组织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等活动,这更是是各地党委、政府常规、必行动作。

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组织为烈士扫墓、敬献花篮等,甚至还会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纪念观等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寄托哀思,深切缅怀革命英雄丰功伟绩。然而,对于这一活动的开展,不少干部职工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就扫墓而扫墓,没有真真切切通过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主义再教育。

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而又激越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绩是每个干部职工必须学习的榜样,而清明节扫墓、开展各类活动的宗旨就是要发自肺腑感恩烈士们为创造新中国而付诸的努力,进而激发内心向他们学习的渴望并化之为切切实实的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贡献力量。

不少领导干部正是由于内心蒙尘,进而思想道德滑坡,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我们清扫内心灰尘的尺度是什么,对照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尺度是党纪国法,标准就是无数先烈的榜样。

因此,清明祭扫,扫墓也要扫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心,坚决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扫墓是一种纪念的模式,扫心是学习的路径。惟有如此,才会使得清明祭扫先烈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本身也是对先烈的尊重,更是先烈对后来者的要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