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专家谈20xx年两会十大热点
今年全国“两会”,公众最关注哪些热点问题?日前,《中国经济周刊》、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在人民网上开展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医疗改革、反腐倡廉、安全生产、灾后重建、社会保险等20个候选项、百余个具体问题。截至xx月xx日,投票总数已近40万张,留言数万条。针对人民网网友提出的最受关注的十大问题,《中国经济周刊》邀请专家进行了解读。
反腐倡廉
网友声音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胡仙芝:
要做好反腐倡廉,首要的是重视权力的制约。要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对权力的运作进行严密设计,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制,确保权力在运行的同时受到有效的监督,在制度上防范腐败。其次要全面建立起行政问责制度,加大腐败惩治的力度。同时还要推行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医疗改革
网友声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宝成:
目前政府正着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
食品、药品安全
网友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
食品药品安全已经不是经济发展利益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道德和制度问题。现在让人揪心的是,连一些最应有公信责任的部门和机构都失责了,这让人们失去最基本的保障。建议国家在制定制度时,把老百姓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相关部门要对食品、药品等的监管和处罚要更加严厉。
收入分配
网友声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宝成:
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最为不满的社会议题,不仅影响到了人们对改革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化解由此引发的社会纷争,政府对此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眼前最为紧要的措施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要在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同时,为更多的低收入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
网友声音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胡仙芝:
就业问题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出台了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等措施,加大就业。
环保问题
网友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
我国环保工作这几年进步很大,但依然存在很多严重的污染事件,一些还处于不透明状态。每次发生污染事件,某些地方总是在遮掩,实在遮挡不住了才公开,这样做非常不负责任。未来,环保公害事件一旦发生就要透明化,形成公共对其观测、监督甚至控制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住房问题
网友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
当前房地产已经成了经济矛盾中最为激烈、突出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房价过高,很多老百姓基本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降价幅度过大又有可能使整个房地产业出现崩溃,导致整个国家经济的下降和萧条。在这个两难关口,国家应该投入。政府可以从开发商那里收购高价房,然后再赔钱卖给老百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应该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能够担当责任、作出牺牲。
教育公平
网友声音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胡仙芝:
对于“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出台了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等, 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广大人民的教育权利。各地应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要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大力保障教育公平。
社会保险
网友声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宝成:
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窄、统筹城乡社会保险问题越来越紧迫、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社会保险的政府财政投入水平偏低等。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形势下,要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还要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险的政府投入力度。
司法公正
网友声音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胡仙芝: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本完成的今天,法制和司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期盼和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司法腐败的现象却也越来越突出。浙江省推出“诚信浙江”建设的行动、湖南推出“司法公正长沙行”专项监督行动,都充分说明司法公正成为我们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的关键要素,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责任政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专家谈20xx年两会十大热点》出自:启点范文网(qdf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