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这么多“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我不禁自惭形愧,脸红发热起来,追求了这么多年“教育家”的梦想,以为发表获奖了几篇论文就是教育家,上了几堂公开课就是教育家,原来自己还戴着“教书匠”的帽子。
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渐渐,教师教得精疲力尽,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艺术的殿堂居然变成了一个流水线、加工厂,读后感《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我们显然还只是一个“教书匠”。
我既没有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没有薛法根、孙双金的教育艺术,何来思想?张俊平老师在书中写道,教师做一个“思想者”有五件事不可或缺:一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充满激情,二是对自己有清醒的头脑,三是善于拿来,四是与时俱进,五是有良好的心理定势。我恍然大悟,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的思想就来自我的教育实践,就来自我对教育的感悟、理解和创造! 读了《教师,做个思想者》一书后,感到差距很大,无论是教育教学水平还是思想认识,我决定以后要常看书,多与孔子书院的老师做朋友,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