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家乡在洛阳白云山,我这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毛栗子。
五一放假,与妻子乘车回家探亲,当车驶入伏牛山区,遥望窗外碧绿的树林,其中有一种树给我的印象特深,这种树漫山遍野,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鱼鳞般的银光,微风吹拂哗哗作响,煞是壮观。我禁不住地问妻子:“那是一种啥树?好气派。”妻子告诉我说:“当地村民都叫它毛栗子。”毛栗子的叶子正面绿油油的发亮,叶子的背面毛茸茸的发白,怪不得远处望去一亮一白的闪烁,当时我才知晓,毛栗子嫁接后就是板栗。
婚后头次陪妻子回娘家,岳母淳朴热情地为我煮了鸡蛋茶,妻子说这是当地对来客最高的礼节,我吃不下,因为我从小不喜欢吃甜食,鸡蛋茶里放了糖。我倒很喜欢岳母做的栗子粥,就是玉米糁和栗子熬出的粥,虽没有板栗鸡肉汤、板栗红烧肉那么有名,但岳母做的栗子粥同样香甜可口,让人流连忘返。
前年阳春三月,我有幸租下一处农家小院,就在白云山脚下,四周被绿树环绕,最多的就是毛栗子树,大大小小的树随处可见,山坡上的毛栗子树均是野生的,个头虽小,但果实脆甜,树也长不大,要人工嫁接才会结出硕大的板栗来。板栗长成前是被一层带刺的绿皮裹着,就像青皮核桃,熟透了就会裂开嘴炸开,里面有两三个板栗。在没成熟时它浑身长满刺,就像穿着盔甲一般,是防止鸟儿、小松鼠偷食它的果实。每年中秋节前后是采摘毛栗子的季节,老人小孩手拿着长长的竹竿去打栗子,那个人多,那个壮观,这时也是全村人最欢快的时光,如过年一样热闹。
每年初春,咋暖还寒,最先是山茱萸花开了,小小的花朵黄灿灿的;紧接着樱桃花开了;桃花开了,杏花开了;就是不见毛栗子花开。夏季来临,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布谷鸟亮起了清脆的歌喉,麦子熟了飘来淡淡的麦香。一日旁晚散步,在路边遇到一家养蜂人,他热情的叫卖声吸引了我:“真正的好蜂蜜,原汁原味,有桃花蜜、槐花蜜、杏花蜜。”我便上前问道:“当下时节啥蜂蜜最好?”他指指满山乳白色的花朵:“毛栗子蜜,吃了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益寿延年。”顺着他手望去,我这才发现漫山遍野的毛栗子花盛开了。
在返回的路边,我见到一棵毛栗子树,便走上前轻轻地扯下树枝,仔细观赏着毛栗子花朵,一条条一串串像杨柳的花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果实已如黄豆大小了。同事说毛栗子是先结果后开花,这我倒不清楚。但毛栗子开花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远望四处的山坡上,那一棵棵毛栗子树花冠,似情人撑起的一把把遮阳伞,一个挨一个在阳光下晃动;那一片片毛栗子花,在绿树的衬托下,像蓝天上一朵朵的蘑菇云,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年四月中旬,突降飞雪,多年罕见,满山刚刚吐芽的绿色被夭折,尤其是满山的核桃树像秋霜打过一样,新枝皆苶,已是绝产。唯独毛栗子依然屹立在这场倒春寒雪中,经过寒雪的洗礼之后,满树的花开给村民带来了秋季丰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