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朋友小聚,酒足饭饱后,彼此交换了近况。聊及工作时,朋友感叹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天都在学党章党规、手抄党章,我闻之遂打趣道:“你这么用功,现在对党章肯定都倒背如流了吧!”朋友摆摆手,坦言道:“现在即使是像学生时代那样拼命学,也找不回当时的学习状态了,遇到问题不会去想去问,只会不求甚解,总而言之,就是不走心了。”是真的找不回了,还是不愿意找回?听到这里,我不禁在心里划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近的生活圈、朋友圈随处可见“两学一做”的身影,认识的人也好,陌生人也罢,都在为它忙碌,而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多少人是走了心,又有多少人只是走了形?
这几年,我们常提“走心”,这首歌唱的很走心,这篇文章写的很走心,凡事只要走了心,就找准了方向,离成功也就近了一大步。那么,问题又出现了,是不是如朋友所说,走心很难呢?说到这里,我想先讲一个事,前不久逝世的陕西籍著名作家陈忠实,他生前常爱说的一句话是“踏过泥泞五十秋”,作为一个从社会底层奋斗起来的作家,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文学成就,得益于他深刻的生活阅历,更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走心”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见,走心并不难,年岁的增长不应该是我们止步不前的借口,反之岁月的积淀使得我们多了一份沉稳,更能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所以,走心还是不走心,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常说“精气神”,不管做什么,只要精气神上去了,事情的轮廓就出来了,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学党章、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就要拿出学习应有的精气神。首先,要把态度摆端正了,认识到学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学?很多人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忙于工作,忙于交际,样样都忙,可就是忘了忙学习,久而久之,就干脆不学了,任它蒙尘纳垢,更有甚者,把个人修养抛之脑后,肆意享乐,放任自己在堕落腐化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学习,无疑是给全体党员干部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让清者更清,不清者自察,裨补缺漏。雨水洗刷去尘埃,让我们焕发出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面貌,让我们的党徽闪耀着熠熠光辉。有了态度就要有行动,要伏下身子用心学。有的党员干部人前人后两张皮,表面上他们竭力主张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侃侃而谈,背地里,对学习敷衍塞责,要么蜻蜓点水,要么走马观花;还有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参加了,个人自学也认真学了,问起来也能说个一二,但要往深里问了,他就支支吾吾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机械式的学习了。无论是流于形式,还是机械的记忆,二者都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势必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学?我们主张经常性的学习,那种手不离党章、时刻都在学的说法不现实也不科学。要把学习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演化为一种习惯。要有时间学,时间从哪里来?需要我们把自己碎片化时间合理的安排利用。要有方法学,方法是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思并重,就拿学习党章来说,学党章就要知道党的历史,了解了党的历史就要知道党的思想结晶,如此类推下去,学习一本党章需要我们去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背景,反过来,我们在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后,我们更能加深对党章的理解。要有恒心学,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久久为功,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
正如党员的党性应该是从骨子里折射出来的一样,学习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的行动自觉,在学习上打一场持久战,在心里真真切切地走上一遭。
通过对新党章反复的学习和思考,我尤其对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
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每个党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的章程,永葆先进性和争当合格党员,还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质统一起来。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思想、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尤其是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主动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当前,经济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民事纠纷、土地征用补偿、涉法涉诉信访等影响稳定因素突出,面对复杂形势,我们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对我们的要求。
三、努力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要求全体党员还应履行以下义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但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却必须善于变化,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做具体的改革,调整,变化和创新。我们必须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作为从事司法工作的党员同志,就是要在认真扎实地做好自己分管工作的同时,不断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全面提高司法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以上仅是我前阶段学习党章的点滴心得体会,与其他领导和同志们相比,自己学得还很不够,在下阶段及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密切联单位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更加勤奋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而各项建设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党员的状况,党的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采取新的措施、新的办法。最近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就是一项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措施、新办法。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要求简洁而明了。党章党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确定和遵循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适应着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对每个共产党员提出根本要求。系列讲话,则是同志近年来的多次讲话,特别是其中提出的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弄清一名共产党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党组织对每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教育,也是提高党员党性,保持和增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大举措。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守纪律,就是要遵守党纪国法。讲规矩,就是要保持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没有纪律和规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无从谈起。所以自觉遵守纪律,包括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应该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对于党员来说,自觉遵守和必须遵守纪律,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党员,大多是比较深刻认识到必须遵守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党员。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每名党员都要有高度的自觉性,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为实现党的纲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自己的努力。没有纪律作为重要保证,共产党就是一盘散沙,承担不起历史的责任和重大的使命。
在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上,当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会上提出和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其中规定,“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这也就是说,共产党员必须组织起来,必须在一定的组织范围内活动。而“委员会”便是党员的组织名称。
关于党的组织,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实行委员会制。所谓委员会制,就是一种集体领导的组织模式,推选若干委员来履行组织的职责。“凡是党员不超过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一人;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超过三十人的,应从委员会的委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委员会的党员人数超过五百,或同一地方设有五个委员会时,应由全国代表会议委派十人组成执行委员会。如上述要求不能实现,应成立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英文稿此条为:“在党员人数超过五百,或已成立五个以上地方执行委员会时,应选择一适当地点成立由全国代表会议选出之十名委员,组成之中央执行委员会。如果上述条件尚不具备,应组织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应需要。”)。这些要求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要党员组织起来,并根据党员的人数多少,决定组织的规模和分工。
关于党内的监督,中共一大党纲提出了严格的监督制度。“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的地方组织中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严格监督”。“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这就清楚地说明,上级监督下级,监督的内容至少包括“财务、活动和政策”三个方面。不仅党员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在上下级之间,在党员和组织之间,也需要监督,特别是下级要接受上级监督,党员要接受组织的监督。可见监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关于党的纪律要求。中共一大党纲第六条要求:“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保守党的秘密,这是当时党处于秘密状态下对每个党员的纪律要求,也是党员必须遵循的义务。决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信口开河,否则都会给党和自己造成损失和危害。
党的组织如何活动,要制定相应的规则。为此,中共一大党纲在谈到地方委员会时指出:“执行委员会的章程另订”。在谈到中央执行委员会时提出:“关于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和组织细则另订”。这说明,中共一大对执行委员会这一组织的工作高度重视,所以提出要对其另外制定细则。而这里所说的地方和中央执行委员会都要有另订的章程。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地方一级是组织的基础,中央一级是组织的核心。没有基础不行,没有核心也不行。所以,共产党的组织建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光中央有执行委员会,各级组织也要有执行委员会,才能把党的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加以落实。以后发现“执行委员会”的称谓对组织的职能和职责似乎有所限制,容易被理解为只是被动的“执行”。于是去掉了“执行”二字。事实上各级组织确实不光是“执行”的问题。特别是中央一级,在党的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党的中央机关还有制定政策的问题。即使在地方一级,也不光是死板的单纯的“执行”问题,还要有创造性、创新型的问题。于是,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直接称为“委员会”而去掉“执行”二字了。
中共一大党纲还非常注意其权威性。它明确规定:“本纲领须经全国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代表同意,始得修改”。这在实际上就排除了这样的可能:不足全国代表大会的三分之二的同志不能修改党章。这也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以多数人意志为转移的民主程序。同时,一大党纲也强调了集中,规定了自下而上的严密组织系统和相应的职权。
党员必须守纪律、有规矩。中共一大纲领提出:“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受此限”。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统一,在会上激烈争论后也没有结果,最后留至1922年开中共二大时再作决定。根据保存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的一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俄文译稿)记载,关于这一条款的内容是:“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不能作出结论。只好留到下次代表大会去解决”。所以,俄文稿原注说“这一条在一九二二年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曾引起激烈争论”有误,英文稿注释才是正确的。
由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处于秘密状态,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党的第一个纲领的中文本。分别保存在莫斯科的有俄文版,在美国有英文版。前者的存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中共二大时决定参加共产国际作为其一个支部。所以,所有的文件都会提供给作为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这样保存了俄文版。而英文版则是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陈公博带到美国的。他1923年被开除党籍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他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作为其硕士论文的附录之一,所以美国保存有英文版。俄文版和英文版的表述并不完全相同,但大致相同,其基本点更是明确的,既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组织机构,就一定要有组织纪律和规矩。
纪律和规矩,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纪律通常是指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而规矩,往往是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常常是不成文或还没有成文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同志讲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些对党内生活的若干重要规定,没有写进党章,但也属于党规党法范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加以重申。所以,党章是党的最高法规,党员和党组织活动的基本准则。但党的规矩对于保证党的事业成功,也至关重要。
回顾中共一大党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论是党的组织制度还是组织纪律,都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确立下来的。95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到今天,党章党规是极其重要而坚强的保证。党章党规也是今天党中央能够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保障。每个党员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必须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通过这次专题集中训练,我再次系统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精神,认真观察和反省重大违纪事件,感慨万千。
个人感受到丰收,主要是对党章党规党纪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认识到全面严格党的理解全面提高的大局,进一步加强遵守规律、讲究规则的自觉性。
学习的三种体验报告如下
一、“破法”者并非始于“破纪”。
对党员干部来说,不仅要遵守国法的基础,还要遵守党纪的红线。要严守纪律的红线,“纪”在“法”面前,党纪比国法严格。党纪是法律基础上的一道防线,党章党规党纪对党员的要求不得降低到国家法律对一般公民的要求。作为党员,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是必不可少的,铁的纪律必须实行。严格适用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具有的6个基本条件,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总是每天三省慎重发言,及时“拉警报”,即刻“踩刹车”,执行纪律前执法,以更高的标准,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破法者应从破纪开始
二、“行远”者,不从遵守“规则”开始。
党员领导干部要讲规则,必须从大局着眼,从需要讲大规则的童年开始,讲具体规则,讲成文规则,都要经过实践验证,约定俗成行为的有效传统和工作惯例。党纪国法、政治纪律、政治规则是一条很大的规则,必须始终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安排,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这是红线、下划线和高压线。大规模看党性,小规模看习惯,小规模影响大规模。“不拘泥于细节”,如果打破规则,或者小的间隙变成大的孔,就有可能出现大的错误。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的少数”领导干部要好好确立规章意识,经常遵守规章,经常心存恐惧,言语有戒,行动有止。遵守“规则”者必远行。
三、“成事”的人,不敢从“负责”开始。
好干部的五个标准之一是敢于负责,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是党的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你负责什么
首先,有责任。
在困难面前,在危机时刻,在压力下,领导干部总是把群众的痛苦放在心上,肩负党的事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避开问题,不在压力面前隐藏,不在困难面前推,真正能看到日常工作,站在关键时刻。
其次,我们承担忠诚。
党员领导干部能够面对困难和矛盾而站起来,还是对党和人民有无限的忠诚。
最近,中央纪委举报的事例如xx同志受到严格的党的认识,工作不能执行,不能负责,没有责任,严肃的说明责任,教训极深。
通报强调,权力是责任,责任必须负责。
党委书记作为第一任负责人,要领集团,有团队,把管理党的责任切实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发现其迹象立即注意,违反纪律立即处理,面红耳赤,出汗,咬耳拉袖成为常态。
我认为作为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为党担心、为民解决困难的能力,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心有党。
具有坚定的崇高信心,就是确信共产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坚定不移,对党保持绝对忠诚,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务和服务。
绝对不会损害党的利益和名誉。
邓小平曾经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
随着党的教育和党员的自我修养,加强党的组织观念和组织意识,内化和外化。
“不要忘记自己是党的人,不要忘记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二是心中有民。
这既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存在的价值,也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服务原则。
“民之善,民之恶。
以人民利益论的恶劣决定是非,有了这样的原则性,我们就有做一切事情,做一切事情的“准绳”。
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自觉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题方向,为人民解决问题,为党委政府做决策参谋,真正热爱群众,热爱群众,为大局服务。
第三,心里有责任。
“责任”是责任。
作为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执行责任制,明确分解责任,确保“两个责任”落实。
“我没有功劳,没有辛劳,没有辛劳,长年辛苦,所以组织该怎么办”这句话经常听到。
否则,辛苦就没有表现出结果。
作为班长打铁,要有自己的强硬性,要带头讲党性、沉重品行,带头讲规矩,遵守规律,带头教育、管理和监督团队成员,遵守自己的规矩,保护自己的团队安全。
只有心里有责任,才会有结果,言辞强硬。
第四,心里有戒律。
所谓“戒律”,就是意识到不能做什么、不能得到什么利益、不能去哪里、不能交给什么人、不能得到什么利益、不能踏上什么红线。
“七人不能任性”,要踏实落实,按行使权力,谨慎一人,勤奋反省,遵守党纪国法,实现政治清廉实际出发规划事业和工作,*远瞩,踏入不离实际的当地,实际工作,
承担责任,勇于面对矛盾,做出善于解决问题的正直人,说正直话,做正直事,正直,公正正确。
学习知识不足,学习知识恐惧,学习明确方向,我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使用,使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