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盐的相关成语是:柴米油盐、撮盐入水、撮盐入火。
池盐的拼音是:chí yán。注音是:ㄔˊ一ㄢˊ。结构是:池(左右结构)盐(上下结构)。
池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池盐详细内容】
从湖水盐池中制取的一种食盐。
二、引证解释
⒈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我国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出产很多。古时垦地为畦,引含盐分的池水沃之,称作种盐,水耗则盐成,即为池盐。引《宋史·食货志下三》:“自元昊反,聚兵西鄙,并边入中芻粟者寡。县官急於兵食,调发不足,因听入中芻粟……予券偿以池盐。”
三、综合释义
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我国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出产很多。古时垦地为畦,引含盐分的池水沃之,称作种盐,水耗则盐成,即为池盐。《宋史·食货志下三》:“自元昊反,聚兵西鄙,并边入中芻粟者寡。县官急於兵食,调发不足,因听入中芻粟……予券偿以池盐。”池盐[chíyán]一种食盐。自盐池或咸水湖采得的盐,成分与海盐相同。《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自元昊反,聚兵西鄙,并边入中刍粟,……入中它货,予券偿以池盐。」
四、国语辞典
一种食盐。自盐池或咸水湖采得的盐,成分与海盐相同。池盐[chíyán]⒈一种食盐。自盐池或咸水湖采得的盐,成分与海盐相同。引《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自元昊反,聚兵西鄙,并边入中刍粟,……入中它货,予券偿以池盐。」
五、关于池盐的词语
六、关于池盐的造句
1、贞元四年,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奏加民赋,自此江淮盐每斗亦增二百,为钱三百一十,其后复增六十,河中两池盐每斗为钱三百七十。
2、用池盐腌制的酱菜,色正味美,久存不腐。
3、五代十国盐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许多盐池、盐井被迫废弃,食盐产地明显减少。
4、运城以盐兴城,它的建立和发展与运城盐池池盐的生产、运销、管理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5、他可不知道,所有的盐都必须加工,岩盐、池盐、海盐、井盐、大部分的盐一开始时从来不是盐!顶极精纯的岩盐不论。
6、此地距离解州不远,解州池盐天下闻名,价格远远高出其他甚多,故而来此贩运的商人也是络绎不绝。